close
三不五時呼朋引伴到錢櫃歡唱,
無論現場的杜比環繞音效多麼高級,
總是比不上現場伴奏來得有臨場感。
但現場伴奏真的只是演唱會的專利嗎?
非也,來看看歌仔戲就知道了!
在歌仔戲裡,伴奏樂隊稱之為「文武場」,又統稱「後場」。
可別以為只有台上那些俊俏美艷的演員才是主角,
在行內有句俗諺:「三分前場、七分後場」,
足見其重要性不容小覷,
一棚戲若是少了文武場,
那就真是名副其實的「沒戲唱」了。
所謂文場,泛指吹、拉、彈奏的樂器,如嗩吶、胡琴、三弦等;
武場則是現在所謂的「打擊樂」,
大致與京劇鑼鼓相同,包括板、鈔、鑼等等。
受到西洋樂與國樂的影響,
現在歌仔戲的文武場還加入了電子琴、薩克斯風、爵士鼓等西洋樂器,
甚至在一些大型公演場上,還能看到整個交響樂團或國樂團的參與。
文武場除了現場伴奏、營造情緒氣氛外,
更是掌握整齣戲的節奏的總指揮,
若是少了文場武,演員連出場、下場都成問題,
更遑論在台上唱作俱佳的演出了,行內還有句話是這麼說的,「無後場行無腳步」,正是這個意思。
想親身體驗街坊巷弄裡現場伴奏的演出嗎?
快快就近到廟口前看看,
說不定那兒就正在開演一場免費欣賞的現場演唱會!
相關連結
後場-台灣大百科
有後台才行有腳步-台灣大百科
無後場行沒腳步-台灣大百科
三分前場,七分後場-台灣大百科
文武場-話說歌仔‧戲往開來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