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:超小號
王導的思路就像是一個富有使命感的文化人,繼《父後七日》後他與團隊再次帶領大家深入庶民、遠赴印度,《龍飛鳳舞》不但是他們個人的生涯突破,也是整個台灣社會對於文化傳承的美好記憶。
2010年,以作家劉梓潔榮獲林榮三文學首獎的同名作品改編上映的《父後七日》,全台票房超過4500萬元,入圍六項金馬獎,最後拿下了最佳改編劇本與最佳男配角。這段描青年返回彰化老家奔喪的超現實悲喜劇,獲得廣大成熟觀眾共鳴,也讓導演王育麟看見了台灣的鄉土民俗與人情味,成為他2012全新大作《龍飛鳳舞》的取材與養分。

 

龍飛鳳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從來,對我來說「國片」都不應只因為它是「國片」所以需要被支持。觀眾始終需要的只是好戲,並且依據個人喜好不同,從而做出選擇。

(老實說我已經很久沒有看過國片了,即便台灣電影這兩年確實熱鬧非凡,片量極多)然而,為何我今天要特別把今年春節賀歲檔期《龍飛鳳舞》這部影片,拿出來講呢?

我不諱言,龍飛鳳舞的導演與我是舊識了,然而當我知道他要拍攝一部以歌仔戲電影時,老實說,我還是驚訝得說不出話來;這位曾經跟我說「高達」是誘發他想去拍電影的一位導演,為何會「這麼有勇氣」選擇一個「過時」的藝術,沒有帥哥美女,沒有青春熱血,在這個電影已然走入3D動畫的世紀,我想不只我,他身邊的朋友,多少也都會有疑問的瞬間,但同時也期待並好奇著,究竟要怎麼以歌仔戲「討好觀眾」?

龍飛鳳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與民同樂,是傳統戲曲最擅長的本事,把戲園傳奇搬上銀幕,也能拍得熱鬧非凡,舉座歡暢,就堪稱是深得戲曲精妙了。

 

如果說,《父後七日》只是導演王育麟牛刀小試的前菜,《龍飛鳳舞》就可以算是花色繽紛的滿漢拼盤,因為他不但深諳歌仔戲與民同樂的通俗趣味,又兼及了華麗與奇觀,更用了紀錄片筆觸,把歌仔戲班(從團到演員)的滄桑滋味,精準濃縮在這部賀歲片之中。

 

電影的破題其實就看到了導演對歌仔戲議題的鑽研功夫,廟祝要搭戲台搬演戲曲酬謝神明,一切都要遵守既定儀式,一旦神明首肯,戲班子就得風雨無阻演出,偏偏一開始就遇上了颱風,強風襲捲,整個戲棚幾乎都要被風給拆散了,但是沒有擲筊問得神明應允,既不能撤台,更不能停演。這一場破題,包含了三層意義:第一,宗教與戲曲的密切連結(甚至信眾基礎非常深厚,香火錢極多的廟會,儼然已經成了戲班的最大金主);第二,避風雨,防垮台,怕漏電的諸多「誇張」表演,明確替電影寫下了時而荒誕滑稽,時而寫實催淚的敘事語法(例如沒頭沒腦就來一段殺很大的愛河泳裝慢跑秀);第三,狂風豪雨的避難場景似乎正是歌仔戲班風雨飄搖的真實對照。

龍飛鳳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文/但唐謨

2012年,據說是變動的一年,也是象徵吉祥的龍年,《父後七日》導演王育麟的新作《龍飛鳳舞》,偷偷地在英文片名上加了一個字:2012,也偷偷地夾帶了他的新世紀世界觀。《龍飛鳳舞》也是一部華麗又心動的賀歲片,可能也是一部很「療癒系」的電影。

這部片的的背景是個歌仔戲班,歌仔戲是台灣傳統戲曲,也算是一種非常深入民間的庶民藝術,但是在台灣電影當中,似乎很少以歌仔戲為主題。這部電影以狂風暴雨開場,戲臺被吹得搖搖欲墜,但是台上的演員還是照樣表演,道具被雨打爛了,修一修變得更漂亮啊……就像《父後七日》一樣,這部片再度展現一種非常台灣草根味的生命力:即使風吹雨打,政治多麼爛,大家都還是會咬緊牙關,開開心心活下去。

龍飛鳳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328475_226197240802093_123927877695697_487379_1289176611_o.jpg  

龍飛鳳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